殯葬文化之臨終關懷的一些看法:世俗之人在人生狀態(tài)上各有不同,所遭遇的人生事件各有不同,但惟有生死是相同的,眾生平等,都要經歷這個過程。我們來跟大家談談這個問題吧。
佛教徒對于死亡就會有與世人截然不同的態(tài)度:
1.佛教徒由于視人生如幻,身體為臭皮囊,視死亡為必然的現象,因而不會奢望長生不死,而對身體的保養(yǎng)作無謂的努力;臨終時,由于有佛教的信仰和一定的修行,就不會于家庭、事業(yè)等貪戀不舍,以至輾轉難于咽氣;死后也不求厚葬,一般都按最簡單、潔凈的火葬法來處理。
或布施魚鳥;對于臨終的親友,能善巧開導,慈悲助念;面對親友的亡故,也能節(jié)哀順變,不事哭泣,以免擾其正念,同時視其情節(jié),為其追福超度。
2.佛教徒由于相信佛法僧三寶有大功德,相信萬法唯心,因而會著重于修心、不斷減損貪瞋癡煩惱,如積極行善積德,持戒念佛,預為積累往生善趣、超登凈域的資糧;或努力修習禪定、開發(fā)智慧,力爭明心見性、參透生死。
這樣一來,通常都能克服對死亡的恐懼,臨終坦然應對,氣定神閑,甚至能預知時至,安祥往生。
3.佛教徒由于相信因果,持不殺戒,因而在面對天災人禍等種種壓迫時,會認真反省,誠心懺悔,以積極的心態(tài)轉變人生,而不會去自殺。
因為自殺并非一了百了,反而會生于惡趣,受更大的惡報。同時,佛教徒孝敬父母,強調厚養(yǎng)薄葬,在辦喪事過程中,不事虛榮,不講排場,并力戒殺生,以免徒增亡者的罪業(yè)。
也就是說,臨終者在臨終前那一剎那,應自我認清,原先血肉之軀,只是短暫幻影。如果本人做不到,其家屬應該有責任幫助其完成,才能助其向極樂世界往生。
?死亡對于很多人來說是一件可怕的事情,而且有一些人在臨終前還要經歷很大的痛苦和恐懼,佛教于臨終關懷的重視,力求使世人擺脫面臨死亡時候的痛苦和恐懼。
慈愿這里談的殯葬文化的臨終關懷也是一些些許的認知罷了,需要更多的大師為我們多多輔助輔導。